您的位置 : > 首页 > 职业规划 >

如果能够活到100岁 你的生活将变成这样……

如今,美国有超过7.2万位百岁老人。在世界范围内,这个数字很可能达到45万人。如果按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,那么到2050年,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00万名百岁老人。根据人口统计学家James Vaupel及其同事的研究,在出生于2007年的美国婴儿中,有50% 的孩子能活过104岁甚至更长。这项调查结果同样适用于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和加拿大,而2007出生的日本婴儿中有50%可以活到令人震惊的107岁。
这一趋势让人们开始担心健康与养老为公共财政带来的挑战。这些问题真实存在,并且亟需解决。不过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也同样重要。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就把长寿与老年问题化上等号,那可大错特错了。长寿意味着人这一生的光阴的延长,而非在风烛残年中苟延残喘。
我们认为,如果人们活得更长且更健康的话,那么其工作与生活将毫无疑问地被重新设计。当人们更长寿时,其生命弧线也会随之延展——延长的不仅是人们老年时的蹉跎岁月,还有年轻的日子。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——“70岁是新的60岁”或“40岁是新的30岁”。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你都没有明显老去的痕迹,那么在某种意义上,你已经在享受更多年轻的时光了。
然而变化不限于此。举个例子,现今人们已然推迟了完成买房、结婚、生子或工作这些“人生基础大事”的年龄。1962年,50%的美国人在21岁以前结婚,而到了2014年,这一里程碑已经拖延至29岁。
这些变化的背后有诸多因素,其中一个无疑是年轻人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延长。随着光阴的延长,他们的选择也变得更有价值。所以,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活得更久,你的选择就会变得更有价值,早期成就的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大了。其结果是,原本要在成年来临之际完成的人生大事正在推迟,人们将会在二十多岁时形成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生活阶段。
长寿同样推迟了退休年龄,但这不仅是由于经济原因。诚然,我们的计算表明,除非人们准备节衣缩食大量存钱,不然如果你现在正处于40代中期,你很可能会工作到70岁出头;如果你现在刚20岁出头,那么你很可能需要工作到70岁末甚至80岁出头。不过,就算人们能够在经济上支持65岁退休,但超过三十年的潜在休息状态对人类的认知能力与情感活力有害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扩展事业就那么有吸引力。不错,全职生涯的第二春的确能保证我们享受100年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,但这种冷酷无情的工作模式难免会消耗宝贵的无形资产,比如生产技能、活力、幸福和友谊等。
这同样适用于教育。面对漫漫60年的职业生涯,人们在童年、成年早期接受的单一教育将难以为继。考虑到未来的科技变革,你的技能将很可能变得多余,你所在的行业也会被淘汰。这意味着在未来,人人都将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为自己的技能进行再投资。
如此一来,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很可能演变成含有2个、3个甚至几个不同职业的多段人生。每个阶段都可能有所不同。在某一阶段,你可能会着眼于如何取得个人成就与金钱上的成功;在另一阶段,你可能致力于更好保持“工作”与“生活”之间的平衡。接下来,你希望在某个阶段更充分地发掘和理解人生的诸多选择,成为自己生命独立的谱写者;亦或者,你会在另一个阶段努力为社会做贡献。这些人生阶段会跨越方方面面,引领者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城市,并为培养各种技能打下基础。
不同阶段之间的转换,可以视作人们的“假期”。利用这段时间,人们可以趁机好好休息,调养身体,巩固人际关系或是培养技能。到那时,这些休息与转变都将由人们自身决定,以前强加给人们的角色,甚至于公司和产业都将变得过时。
多段式的生活不仅会对你如何管理职业生涯产生深刻变化,甚至将转变你的生活方式。学着如何面对转变甚至是欣然迎接转变,将是日益重要的一个技能。传统的三段式人生鲜有转变,但多段式的生活则处处充斥着变化。因此,学习如何培养自我意识、投资更广泛的人际圈,并乐于接受新思想,将会变得更加重要。
多段式的人生将打破以往“人以群分”的界限,创造出更为多姿多彩的交际圈。这是因为人生阶段有各式各样的排列组合,阶段越多就会有更多种排序的可能。
这种多样性将会终结年龄与阶段的紧密联系。在三段式的生活中,人们会以同样的年龄从大学毕业,并在同样的年纪成家立业。他们几乎同时升任中层管理人员,最终一前一后地相继退休。当拥有多段式人生之后,你便可以选择在20岁、40岁甚至是60岁毕业,在30岁、50岁或是70岁成为导演,并选择在人生的任意阶段成为独立的生产者。
当年龄不再是各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时,管理者和HR的工作职责也会随之改变。更重要的是,不同年龄段的人将会彼此互动。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将在一起共事,这将更好地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。如果老年人待在公司里,甚至都有可能变得年轻。
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,人们当前的生活结构、职业生涯、教育选择以及社会规范都将错位。的确,曾经的三段式人生:全日制教育—连续工作—退休,与我们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息息相关,但并不适用于今日。
如果把衰老视作生命研究中的重中之重,那么我们将错失长寿的整体意义。长寿并不意味着年老的日子增多,而是活得更长久。在年老的日子里,人们将有更多年轻的岁月。(原玥 |译  齐菁 |校)
安德鲁·斯科特是伦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教授,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及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员。琳达·格拉顿是伦敦商学院管理实践专业教授,世界经济论坛成员。
来源:哈佛商业评论 作者:安德鲁·斯科特

参加招聘会注意事项

如果您也准备去招聘会去找工作,其实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。您知道应该如何找工作吗?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。
1、简历是必要要准备的,注意不要字数过多,看简历的人最主要看中你的能力。把能够体现自己能力的经历写上,而且记得要多准备几份简历。
2、有的时候企业会要求求职者出示相关资质证书,所以要提前准备招聘会所需的资料或者证件。
3、参加大型招聘会需要合理利用时间,提前了解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或者自己心仪的企业。招聘会开始后,就可以直接去找有意愿的企业去投递简历。
4、招聘会切忌忙碌投递简历,要选择出自己有感兴趣或相关的企业,然后和企业工作人员好好的聊一聊。双方都彼此了解一下,这样能够给自己加分。
5、参加招聘会的人很多,所以您自己要注意保管好个人财务。注意手机、钱包等贵重物品,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去参加招聘会。
6、对于您自己投递了简历的企业,招聘会结束后就可以在网上再仔细了解一下企业。如果企业向你发出面试邀请,这也是为了面试提前做好准备。

全国才市快讯

moer>>

您可能还会关注

版权所有:武汉五湖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伙伴: 百度招聘
工信部备案:鄂ICP备17018785号 公安部备案号:42011102001249
本站刊登的招聘会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,所刊载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进行改正或删除
温馨提示:招聘单位无权收取任何费用,请求职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,警惕虚假招聘,避免上当受骗